美時美刻來源:時間:2025年09月09日
教師節(jié)
花朝月夕,美時美刻。歡迎您來到“中國美術館藏品中的好日子”欄目,在經(jīng)典美術作品中品味幸福生活,感受美好日子。
康乃馨 常沙娜
水彩 46.5×35cm 2011年 中國美術館藏
常沙娜先生的《康乃馨》是一幅融合寫實精神與裝飾美感的工筆重彩佳作,展現(xiàn)了她將自然觀察與藝術提煉完美結合的獨特風格。畫面主體為一束盛放的橙紅色康乃馨,插于一個造型簡潔的綠色玻璃花瓶中。花朵層層疊疊,姿態(tài)各異,既有初綻的花苞,也有完全盛開的碩大花朵,形成豐富的視覺節(jié)奏。花莖挺拔,葉片舒展,與花朵共同構成向上生長的生命力。背景以淡雅的灰綠色平涂處理,襯托出花卉的鮮艷,下方木質臺面飾有傳統(tǒng)卷草紋樣,為畫面注入東方意蘊。
在藝術手法上,常沙娜以純熟的工筆重彩技藝,精準地描繪出物象的神韻。整體線條細膩流暢,精準地勾勒出花瓣的翻卷、葉脈的走向,體現(xiàn)出她嚴謹?shù)膶憣嵞芰Α?/span>色彩是這幅作品的亮點。她以明亮飽和的橙紅為主調,輔以粉白、淺黃過渡,營造出溫暖熱烈的氛圍;綠色花瓶與枝葉則形成冷暖對比,增強視覺張力。尤為精妙的是對玻璃瓶透明質感的表現(xiàn),通過邊緣的深色線條與內部花莖的微妙變形,巧妙地暗示了材質的通透感,顯示出藝術家對物象的敏銳觀察。
作為中國當代工藝美術與設計教育的奠基人之一,常沙娜早年隨父常書鴻在敦煌臨摹壁畫,將傳統(tǒng)裝飾語言內化于心。《康乃馨》并非簡單復制自然,而是通過提煉、重組,賦予花卉以裝飾性與象征性。康乃馨本身象征母愛與尊敬,常沙娜以典雅而充滿生機的筆觸,將個人情感與藝術修養(yǎng)凝于筆端,使這束花超越了靜物本身,成為對生命之美與藝術之真的永恒禮贊。
歡迎關注中國美術館新媒體平臺